本文转自:广西日报
倚 问
八桂纵横
倚 问
7月21日上午10时启动报名通道的2025年第十七届南宁马拉松比赛暨第四十届南宁解放日长跑活动(以下简称南马),报名首日超4.5万人报名参赛。
这一数字充分体现了南马的巨大吸引力,也是全民健身持续升温的有力证明。面对如此高涨的参赛热情,如何让南马不限于“一时狂欢”,真正成为推动地区城市经济发展、促进全民健康水平提升的长效引擎,值得我们深入探讨。
近年来,国内马拉松赛事呈现井喷式增长,已经成为全民运动的“顶流”。许多城市正以马拉松为支点,撬动着城市形象的重塑与升级。据中国马拉松官网记录,仅4月20日这一天,全国就有43场马拉松比赛在举行。2024年全国共举办路跑赛事749场,较上年增长约100万人次。从小众竞赛到大众参与,从专业竞技到全民热潮,人们何以热衷于“跑马”?城市何以热烈回应?找准原因,有助于更好“保温”这份热情。
人们热衷参加“跑马”,源于健康管理、心理调适、社交需求等多维度的驱动。对于参赛选手而言,运动带来的松弛感,每次完成比赛带来的成就感,与不同年龄、地域、背景的跑者相聚到一起的联结感,共同促使“跑马”突破了传统意义上强身健体的范畴,成为人们定义自身、展现自身生活态度的行为。
对于一地而言,马拉松无疑是城市形象的“移动名片”。赛事期间,大量参赛选手的涌入,会拉动住宿、餐饮、旅游等多个行业的消费,这是最显而易见的经济账。另外,一场成功的马拉松赛事,能让数万甚至更多跑者沿着赛道穿越城市的地标建筑、历史街区与自然景观,这种沉浸式体验比任何宣传册都更具感染力。同时,媒体的聚焦报道、跑友的社交分享,会形成裂变式传播,让城市文化、城市魅力跨越地域边界,为城市未来的美誉度、吸引力与竞争力奠定无形而宝贵的软实力基础。
目前,南马在国内马拉松格局中属于“区域头部赛事”,具备较强的本地影响力和良好的口碑,首日4.5万的报名人数,显示了其发展势头的强劲。
如何抓住契机,推动区域赛事走向更大舞台?或许可以从北京马拉松、厦门马拉松等国内顶级赛事汲取经验,从赛事体验、品牌塑造、商业运营、城市联动等多个维度发力,打造南马独特的文化符号、提供超越期待的赛事体验,并成功整合体育、旅游、商业资源,让大家的“热情”跑得更远,使这场一年一度的奔跑盛宴成为南宁可持续发展的新动能。